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按钮,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,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~
声明: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,请知悉。
2014年7月17日,人称“高考疯子”的32岁广西学子,终于得偿所愿实现了人生理想,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国内顶级高等学府清华大学。
要知道,他的考学经历,在万千莘莘学子中,真的是别具一格、独领风骚。
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复读了8年,才进入了理想的高等学府,更是因为他经历了10次高考,堪称“高考最牛钉子户”,获得“高考疯子”的殊荣实至名归。
但如今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,他的人生过得怎么样?是否如人们所想,活成了令人仰望的样子了呢?
展开剩余90%农村学子
这名独具一格的学子叫吴善柳,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北通镇大书房村人,出生于1982年,是个相对标准的“80后”。
他出生于农村,家庭条件一般,在家里排行老二,上面有个年纪相差不大的姐姐。
尽管那个时候的计划生育政策比较紧张,但这样的家庭配置,也是绝大多数家庭的标配,毕竟儿女双全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传统,也更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。
吴家的基本情况,倒是和“大书房”这个村名颇为应景。
吴善柳的父亲,是位乡镇语文教师,还是镇小学的副校长,母亲也曾是一名代课教师,有了孩子之后才专心在家务农。
总的来说,他们家也算是个书香之家,最起码相对于纯农民家庭而言,带了不少的书香气。
正是这样的家庭环境,使吴家的一双儿女,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。
尤其是吴善柳,家庭环境的影响,在他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。
从小他就在学业上有很高的追求,用功读书不敢有丝毫懈怠,成绩在学校里一直都是拔尖的存在。
除此之外他还特别懂事,在家里面很勤快,完成学习任务之后,还经常跟着母亲下地干活,身上完全看不到那种文弱的娇气。
正因如此,他从小就被叔伯亲戚和街坊邻居们看好,都认为这个孩子将来必成大器。
15岁那一年,他在中考中脱颖而出,顺利考入了县一中,更是坚定了亲戚和村里人的看法。
每个地区的第一高级中学,几乎都是群英荟萃的地方,不仅融合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,也吸纳了整个地区优秀的学子。
因此,人们都有个普遍的共识,那就是考入一中的学生,基本上已经迈进了成功人生的门槛。
到了县城之后,陌生的环境以及家境的落差,使吴善柳多少有点不适应,人也变得沉默寡言,不愿与人交流。
不过,这倒也不算什么坏事,最起码让他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,都用到了学习和备考冲刺上来。
挂科退学
高中三年转瞬即逝,时间一晃到了2000年,18岁的吴善柳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选拔。
但由于紧张失措,他在此次高考中没能发挥好,考得一塌糊涂落榜了。
可是他自己没有放弃,家里人对他复读的选择也给予了绝对支持,于是他又进入了紧张的备考冲刺,准备迎接第二次高考。
2001年,又全力准备了一年的吴善柳,没有让家里人失望,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学。
这所大学在国内高校中也是相当不错的,不管怎么说是“双一流”的高等学府,也是很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学习圣地。
这件事不仅对吴家,对整个大书房村来说,都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喜事。
毕竟农村里面走出来一个大学生不容易,吴善柳能考入这样一所高校,不仅给村里的孩子们树立了榜样,也是全村人的骄傲。
可是,他却没有珍惜这样的机会,后来竟然还因为挂科被学校给劝退了。
说起这件事,也颇为令人哭笑不得。
他满怀喜悦的心情,到北京交通大学办完入学手续之后,第二天跑到离学校不远的清华大学去参观了一番,返回学校之后就跟变了个人一样。
不得不说,尽管北京交通大学是“双一流”高校,但是跟顶级学府比起来,在校园建设、文化底蕴及教育资源方面,还是存在着很明显的差距,这也是无法改变的客观现实。
至于清华大学的建校历程,就不用多说了,人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。
但是两所高校之间的落差,却让吴善柳深受打击,失去了学习的动力,变得颓废和一蹶不振。
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,他逐渐沉迷网络中的虚拟世界无法自拔,以至于在学业上出现了严重的挂科,刚读完大三就被学校给劝退了。
这是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,如果学子们的想法都跟他一样,那国内的其他高校就不用办了。
高校之间存在差距是客观现实,但放眼全国,试问哪一所高校没有为国家培养出顶尖人才?
所以,成不了人才不是学校的问题,而是自己的原因。
高考疯子
被学校劝退之后,吴善柳想要在北京找份工作,但因没有学历、没有技术,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处处碰壁。
无奈之下,他返回了家乡,跟着村里的年轻人跑到广东打工,成了流水线上的一名打工仔。
这段经历,也让他有了很大的感触,尤其是看到那些工作体面、收入还高的白领,心里面产生的波动不可谓不大。
明明他也能成为白领,却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,沦为了在流水线上忙碌的工人,感觉很不是个滋味。
经过一番痛苦的思想斗争,他痛定思痛之后,做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:捡起丢掉了6年的高中课本,全力冲刺考清华!
在这件事情上,他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,于是从2007年开始,重启了长达8年的复读之路。
实际上,这几年来,他每次高考的成绩都不错,先后被北京师范大学、广州中山大学、北京林业大学、南京大学、上海同济大学等,国内“双一流”高等学府录取。
2011年的时候,他甚至还考上北京大学。
都北大了我的哥,跟清华齐名的国内顶级高校,多少莘莘学子梦寐以求而不得的机会,这回该知足了吧?!
这件事当时在小县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,甚至连庆贺他考上北大的酒席都摆了。
可是他的回应却令人无比震惊,也可以说简直能气死人:不去。非清华不可!
他的父母、姐姐、叔伯亲戚和街坊四邻,没有一个人不觉得可惜,甚至还一度认为他是不是脑子出现了问题。
但是吴善柳对此全不在意,依然我行我素努力备考,为上清华冲刺。
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。2014年的高考,他终于得偿所愿,顺利考上了清华大学。
可是他在清华读了四年书,走出校门之后又怎么样了呢?
他的工作和生活,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飞黄腾达,而是返回家乡当起了高中数学老师,决心将毕生所学教给孩子们。
我们并不是说教师这个职业不好,而是他的选择完全超出了人们的预料。
如果他只想当教师的话,当年上北京师范大学不是更对口吗?难道上清华只是为了完成一个心愿?
总结
不管怎么说,纵观吴善柳的求学经历,有些地方还是值得学习和称赞的,比如他认识到自己犯得错误之后,能够及时改正,捡起高中课本重新备考大学。
可以说,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,诠释了“浪子回头金不换”这句话的真谛。
这也说明,如果一个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,只要有决心、有毅力、有执行力,坚持不懈地去努力,任何时候都不晚。
但是,吴善柳其他方面的表现,就令人难以苟同了!你对此怎么看?
长文创作激励计划
参考资料:
[1]32岁终上清华 广西考霸吴善柳:我不是为了钱——人民网
[2]32岁考霸的八年复读高考之路——央广网
发布于:天津市互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